「深度學習的藝術:知乎采銅自選集」讀書筆記 - 解碼
上篇提到,我們看每一本書,都要主動利用問題去將新的材料去和舊有的知識系統對話。如今問題在,不是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獻,也是那麼顯淺易懂的,即連是顯淺易懂的資訊,我們也應較為深入的審視,那就是采銅所談的-「解碼」
作者利用「小黃鴨」這種玩具來說明每個人也有特定的解碼/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或說關心一件事情的面向與深度。小孩子聽小黃鴨會說什麼,家長會考慮小黃鴨的教育意義,安全性,性價比。工程師會甚至關心小黃鴨是什麼樣弄出來的。所以,采銅認為,在學習材料時,不能單單從一個向度學習,而是要更深而廣從幾個層次出發:
1. 它說了什麼? (它想傳達什麼信息)
2. 它是什麼? (文本的背景資料與反思, 例如由誰而寫, 文本的論據從何而來)
3. 它是如何被表達出來的? (它是用什麼形式被表達出來的)
只有透過幾重層次的學習,才可以知曉(Know of)而非了解(Know about)一件事情。了解單單是知了解外層知識(例如酸奶為什麼比較容易消化),而不能深入了解背後的機制(知道原來是因為酸奶會預先分解乳糖及其它複合物質是能夠直接吸收的物質),所以要深度學習則要側重理解。
而這種理解可以幫助我們取得適應型專長(Adaptive expert),而非單單注重單一領域的常規型專長(Routine expert),配合上次談到的主動式提問(建構主義),在理解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將,已解碼的知識融合在知識體系裡面,這個巨大的知識體系有助我們快速地去學習和吸收一些新的,與我們專業所不同的知識。在建立這種知識體系其間,每次學習資料也不忘:
1. 不要只找結論,還要找取推論的過程
只找結論的話,學習者就無法掌握作者的推論過程和思考模式,而當中可能是有所錯落的,那麼假如我們全盤接收的話那麼我們只能成為一夠什麼也吸進去的海綿,而非好的學習者。而且,推論的過程,方法和理論在不同作品中都有些共性,筆者最近期的經驗就在一課城市社會學的功課中體驗得到。那篇文章是批判某學者的理論單注意在形式而忽略了結果,忽略了政府在城市規劃中的過程可以不把某些議題納入議程當中,從而令民眾無法影響城市規劃的結果。這個理論和Robert Dahl 的權力觀可謂同出一脈,而我又在大二的時侯讀過他的書,所以在讀這篇規劃的文章的時侯基本上毫不費力。掌握了推論和理理的共性的話就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和有系統的學習新知識。
2. 不要只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
一本洋洋萬字的書,歸納起來,其實大概兩三頁就能夠講完。筆記,亦往往是把這些歸納的東西抽出來再記下。但,采銅認為書裡的細節其實不能直接丟掉,因為那些其實也是知慧的結果。那麼我們在歸納的同時,用延展的方式作後續思考,就能夠有助我們深度學習了。(幫助與其它知識溝通,和更深刻的將知識放入知識體系之中)筆者近來在讀一本書名作「歐洲同性戀史」,有面有一章談到1919年左右的英國公學裡面存有一種同性戀的祟拜和風潮,其乎大多中學男生也有同性戀的經驗。作者寫了幾十頁,大多都是裡面的細節和描寫。把這些細節記下來似乎不知,只記有同性戀祟拜也似乎太淺白,那麼較為可取的方法就是和德國和法國這些當時(亦是今日啦)的歐洲大國的學校比較,找出為什麼只有英國的公學才培育出這種同性戀的風潮(也就是延伸的部份),其後我們可以透過資料找出原來只有英國才是有大規模強制住宿的習慣,同時良久有男性祟拜的傳統,所以英國公學的同性戀行為發生比率才那麼高。透過延展和比較,我們就能更深刻地去理解學習材料。
3. 不要只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
上文已經提及比較不同的好處,在此略過。
這篇寫到這裡。
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學習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