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漢堡的方法(2)
由布院漢堡很好吃,要去吃!要去吃!要去吃!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承接昨天的討論,筆者覺得由布院漢堡好吃是因為老闆夫婦二人細心認真漸漸去反覆試味,從而改良漢堡的味道與質感。其實除了漢堡,逛過日本一遍的朋友們大抵都會同意,日本人煮的食物,通常比較好吃。
到底是為什麼呢?
民族性使然嗎?即是日本人通常較認真云云,香港人較馬虎云云。可能這說法是對的?但有沒有其他因素存在?
起馬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頭,工作,對我們來說,通常處於得過且過,做到了就算的境界。假如再什麼樣胡來也能夠保住工作的話,再馬虎一點也無不可。一如阿麟所提及,大陸火車站裡頭的公廁通常是最臭的,因為清潔工通常是拿著鐵飯豌的上一代公務員,做得再爛也不會被炒。放在中大語境,在未有考員績效考核之前,教授可以離譜到每次上課也單單拿報紙讀一下評論一下。
引入市場機制,的確能杜絕一定程度的馬虎,的能讓有下過苦功的某部份人生存下去。但同時,市場機制運作能夠無情地打破某部分人的飯碗,也打破傳統社區的小店和人際關係網的連結。
那麼市場機制到底是比較好還是比較壞?
話分回來,但由布院漢堡之所以好吃,似乎不是因為簡簡單單的市場機制推動,不是因為店主為了努力賺錢,才奮力改良漢堡。因為它附近是沒有類似賣漢堡的店的,就連是食店也不算太多。(似乎距離很遠有一間也標榜為由布院漢堡,但那間是咖啡店式貴價向的)
是沒有異化嗎?
異化是說現代社會生產過程的高度分工使人和產品產生異化,生產出來的不是個人的創作,生產者和生產物脫離那種生產的關係。(即是麥記整包的工序可能是a君煮包b君煮蛋c君煎牛肉,最後d君把它們組裝,除了d君感覺上最後成品有較大關係外,abc君看到最後成品也不會覺得有滿足感之類云云)。
可能吧。最起馬店主不是abc君,abc君自己也不會有想改進漢堡的念頭。
但記吃了10多年還是老樣子,每次都是我說謝謝而收銀黑面(按:收銀是店主)。
似乎異化也不足以解釋漢堡的味道。
結果,結論還是日本人的民族性使然…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