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1的文章

已讀畢: 「火鳳燎原外傳-伯符」 -黃怡興 「天公開物,栩栩如真 」-董啟章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梁文道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was running -村上春樹 正讀: 「三國志通俗演義」-羅貫中 (分四本,第一本將完)預7月前讀畢 「無城有愛」-黃怡興 (主要部分看畢)預6月3前讀畢 On writing well-William Zinsser The road to serfdom - Hayek 預7月前讀畢 Shutter Island -Dennis Lehane 預7月前讀畢 Gorgias - Plato (暫止) Rulebook for arguments- Anthony 工具書 待讀: 「中國百年散文精選」-三聯書店編 「余光中文集」-余光中 (未曾好好細讀) 銘記: 茍能發奮自主,則家塾可讀書; 即曠野之地,熱鬧一場,亦可讀書; 負薪牧豕亦可讀書。 茍不能發奮自主,則家塾不宜讀書, 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None of value

When you know the time is taking, and know how many your remaining days are, it's the time that you begin know how you should behave,who you should be. "If today is the last day of my life,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the answer is no for tw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 Steve Jobs' 2005 Standford U speech

說也好,不說也好,訂也好,不訂也好。

圖片
「夢,是以潛意識解決各部份的衝突。」-Freud 。這裡所指的衝突,該是指現實得不到滿足,和心裡面強烈的欲望所形成的衝突。欲望(Desire)和需要(Need)是兩回事,當中的最大分別,是「必要性」(Necessity)。 你所Desire的事,就算得到好,得不到也好,對於「現實」,沒多大影響。而你所Need的事,比如說,食飯,當這需求沒法滿足(When the demand can't be satisfied),後果只有一個,就是死。但是當Desire沒有被滿足呢?我想,那就是人們所說的「哀」(Melancholy)了。 而當這一種哀,長期在你的腦海裡遊盪著,許你也不發覺,而一個又一個的夢,就是「哀」的存在憑證。要解決這一種哀,哀是一種情感,當情感滿足不了,就需要一個又一個的投射,投射需要對象,可以是真實的,可以是虛幻的,也能是真實而虛幻的。 先讓我解釋一下。所謂真實的投射,是指人與物,物與事。比如說,人,當「愛情」這情感沒有滿足,大多人都會,會替自己的脆弱的情感找一個替代的人,通俗一點來說,算是移情別戀吧?物,把自己的情感押注在物件上的人比較少,假若要強行區分,電車男(Otaku) (おたく)算是一種,比如說地鐵迷,會把情感放到一件物件上,物件種類不限,小至杯子,大至飛機,也可以算是對像,不過這些情感不可能有反饋,於是有兩個可能性,變回「正常人」,尋找她者;或是中毒愈深,甚至產生「幻想」,以滿足所需,情況更甚,就算是精神病者的一種了。事,就是三者當中最無趣的一種,簡單來說,懷勉過去的「好日子」(Good old days),可以寫,也可以畫,「These were the days」。 而虛幻的投射,就是夢,夢由一個人,和千千萬萬個人物(Characters)交織出來的故事,當中的人物可能在現實存在,不過在你夢裡,她只是你的情感產物,她的美貌,是你對她的印像;她的性格,是你現實歸納出來的經驗,也許再加多一點幻想來調味;她對你的情感,就是你的「欲望」罷了,是虛幻,虛幻與虛幻的。 真實而且虛幻,讀過李天命的同學們,千萬不要以為我是「言詞空廢」,又或是「堆砌文字」。我們所祟拜的人,當中有一部份,就是真實,也是虛幻。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當中有一個人-周迅。我到現在,還搞不清楚,是現實,是虛像,還是對她的另一個投影。 假設情感是「喜歡」(

蒸雞精

圖片
  時間其實不多,不過也著實不少。原因是我少讀兩科,確該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好好讀書。 性好玩樂,不過什麼也是半吊子的性格,確把時間分配弄得一團糟,以致不能因時制宜,假若該晚功課繁多,幾乎可以拉扯到兩三點鍾才睡覺。比如說,我在做專題的時侯,會突然上Msn跟朋友聊兩句,到NBA看一節三分多鍾的重播,看道長的開卷八分鍾。十數個八分鍾,數個三分鍾,加起來,就超過兩句鍾了。時間阿,就是讓我如此不明不白地花掉。 結果我就要出動雞精了。嘗過的同學們都說很難喝,我卻不那麼覺得。苦苦的,鹹鹹的,但是當喝完之後,有一種回甘,品嚐這那種回甘,再加一杯微溫的開水,很溫暖,很好喝,比茶還要好飲上三分。「啪」一支,比什麼紅牛,咖啡之類的有用多了。不過我也不知道原因,也許是心理作用,不肯定。不過就幫助我對抗睡魔這點而言,它的作用絕對是肯定的。 那,當然有負作用,就是令我更加不懂用時間了!因為變相增加了我的時間,也就是說,我能更隨便花時間。我當然知道這不是件好事,不過,在我能真真切切戒除壞習慣之前,就這樣過日子,也不是件太壞的事情。 蠻有趣的一張圖片,Essencethrope的傑作。

收書

圖片
從大陛訂來的筆記,終於到手了。運費甚至貴過書,不過價錢不打緊,最重要筆記訂裝實用,包裝耐磨耐看。這筆記,總算能滿足我這個對筆記要求甚高的書生了,心情有點高興。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凡人物,王安石先生所寫的傳頌佳句,算罷,我這個凡人。每次收到小禮物,哪怕是自己送給自己的,也會開心個半天。 書面是張圖片,是一間古舊的木屋,Before Collapse,書上刻上了這兩個英文生字,下面外加一行標註:「An abandoned house at East Zahohua Road,Shang Hai,OCT.2008.」。一句概括的話,就是倒塌前的老屋吧。 就是很有感覺,「前塵似海,古屋不再」,這張圖片,就是那一種想勉強留住那古屋,但明明古屋已經消浙了,無奈,淒青荒涼的絕美感覺。

Book List

編一編自己的書單,方便整理。 近來待讀的書: Great Speeches in History(Lend me your years) -William Safire(放棄) What I talked about when I was running-村上春樹 Rules book for arguments-Anthony Weston(新增) Charlie and Chocolate factory-Ronald Dah(新增) 我執-梁文道 天工開物-董啟章(skimed) 沈思錄-梁實秋譯(skim) 還望一個月內讀畢。

往事如烟?

  今天草草讀了董橋董大作家的甲申年記事,確實好看。董先生的文字,不難看出,蘊含著一份精心,一種用心經營的態度。精通文字,才思雋永,以下一段,可令讀者如我窺探固中精深。「倍覺亂世文章可怒不可怨,宜悲不宜愁:怒則發憤,怨是小氣;悲而能壯,愁必纖弱;扁舟載愁,遲早都要隱入蒼茫煙波中,詩意是夠詩意的了,祇是隱得未免不明不白了!」 雖說如此,董橋對香港人的文章混帳,卻有一種愁意。可能他也明白這些需時花力文字活,是追求高效率的香港人所難以理解,又不耕不讀罷了。 不過我最想說的,不是董先生的書,而是他在書中所提及的;往事如烟。往事如烟,往事往事,如烟如煙,這四隻方塊字總令我覺得,愁,一種無能為力的愁,不是怒,不是怨,不是悲。 想起往事,才發覺沒事可寫,十多年的人生,就一張A4紙能夠寫完!你說愁不愁?連一縷青煙,也比我的往事重得多。我的朝朝暮暮,月落月朔,也不如煙。可是,我能改變過去嗎?改變不到,也改變不得。 人生不該是如此淺白的,真的,假若活了六十多年,連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他人所給,即連是回憶,也是他人的回憶,真正屬於自己的事物,連一件也沒有,甚麼辦? 流水式作業的都市哀愁,在我的腦海徘徊著,就這樣,一直俳徊著。我還是該做點什麼,改變這種未來歷史,我真的不想不想不想,往事如烟。

情書

哦 可惜愛不是幾滴眼淚 幾封情書 哦 這樣的話 或許有點殘酷 等待著別人 給幸福的人 往往過得都不怎麼幸福 哦 可惜愛不是忍著眼淚 留著情書 哦 傷口清醒 要比昏迷痛楚 緊閉的雙眼 又拖著錯誤 真愛來臨時 你要怎麼留得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Ppa9Ff5iw 多美的歌詞,多動聽的嗓音。

讀報

近來寫很少網誌,原因是空餘時間不多,餘下的,不是給我拿來讀報紙,就是讀書,當然也有上網打機之類。 我阿,其實向來不太喜歡第一類閱讀-尤其是資訊類的,報紙算是一個例外, 小弟看的英文報紙是SCMP(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其實SCMP比較悶,是不是文筆不好?也許是,又有可能是我讀不懂吧。 平日,假若時間有多,也會看看WSJ(Wall Street Journal),WSJ內容雖則大多圍繞經濟,可是大至世界議題, 小至地區事務,都會在報中提及,而且篇幅合宜,值得一看。 至於中文報紙,由於家父買的是太陽報,而太陽報的文筆粗糙,報導內容亦有所欠缺(港聞30頁,國際不逾5頁)。 所以小弟的中文報紙,就是網上的明報,外加香港雜評,也有看看南方都市報,三者之間可以互補不足,網上明報太資訊化,也就是太硬;都市報夠軟,可是沒有港聞。評論方面,雜評則集各報之大成,篇篇文章都值得觀賞思量。 其實讀報,是為了增廣見聞,以掌握世界脈動,免得我們與時代脫節。不過,有些人,花盡精力追上潮流,就算天災來到門前,他也不知道災難降臨,只懂"追逐時代",殊不知,他們才是最脫節的一分子。 話說回來,已經十二點鍾了,案頭那份SCMP還是原封不動,唉,看來又要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