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隨想

 "Fill your paper with the breathings of your heart."  - William Wordsworth ,剛才無意中在網路上碰見的一句話,很有意思。我不懂誰是William,也不知道誰是Wordsworth,不過我相信「由心出發」很重要,其實不單只寫作需要,無論是畫畫,打球,即使是看書,都需要由心出發。


 日常生活定必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要你去做要你去想,的確無可避免。這種在這不由心(不自願)的情況下的所有行為(All reluctant actions ) ,都難有豐碩成果(Fruitful results),又或是事倍功半。就像有類人,儘管每天卯足全力奮進好好向上「讀」書,還是比不上那一群比較喜歡讀書的懶惰軟皮蟲。主因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的出發點(Origin)。


 杜威(John Dewey),美國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在他的著作「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提到:「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去尋覓別的目的,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而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獲取知識,驅使我們去獲取知識的主因是人類的天性-「好奇」,由張開眼睛那一刻起,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觸不同信息,而我們在嬰兒時能夠學習(語言)神速,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好奇,就算去到兩三四五歲,我們仍然會不停問爸爸媽媽,X(某物)是什麼?為什麼它不能吃?之類的問題。那些年,流過我們腦海的每一條信息,都被我們的好奇心拍進腦袋裡面的信箱。


 隨著我們長大情況反而惡化,大部份人失去對一切知識的好奇,仿佛所有東西都有定性,失去了對學新事物的好奇心,只有「升大學,做好工」的主流價值,不,「做好工,搵大錢」才是主流價值的最後目的。而努力「讀」書是第一步,上大學再吃盡奶力「咪」書是第二步,出來找工作是第三步,努力工作是第四步,這才達到最後目的-錢。和杜威的理論完全相反,而且,先不說錢的多寡與成功失敗是否掛勾,在這個第一步與最終目的困難重重,甚至斷層的裙帶式資本主義社會,他們也會明白到自己,和目的根本是遙不可及。而明白了這一點,更使他們在潛意識內抗拒令人「痛苦」的「讀」書過程,而他們的勤力表現,說穿了,就是為即將來臨的失敗找一個完美的籍口(A perfect pretext)。


 要讀書讀得沒有那麼差,其實很簡單,恢復我們的天性-「好奇」,再簡單點來說,就是,讀書,不要那麼有目的,漫無目的地抱擁著五花八門的知識。也許成績不會好上許多,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題外話,那三本放在案頭超過一年的小說還是原封不動,對我來說看書就是這樣,心不動書就不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Lying from you 英文/中文歌詞

Linkin Park - Burn it down 英文/中文歌詞

Lukas Graham Mama Said 中文歌詞